郑州市总工会开展心理健康关爱人员技能提升培训 为“惠至心灵”主题注入专业“心”动力

女职工部 2025-05-19

5月16日,郑州市职工文体中心4楼培训室内气氛热烈,来自全市各基层工会的200余名心理健康服务专员、关爱员围坐在一起,跟随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在沙盘上摆放着象征情绪的沙具——这是郑州市总工会2025年“惠至心灵”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案中“队伍升级”的关键一环。此次培训以“理论+实操”双轨模式,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注入专业力量,推动服务从“量的覆盖”向“质的精准”跨越。

一、聚焦需求,从“广泛覆盖”到“精准服务”的关键一步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是工会服务职工的“暖心工程”,更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去年,郑州市总工会通过“惠至心灵”行动已建成“1(市级幸福体验馆)+16(区县中心)+135(基层服务站)”的服务阵地体系,开通了职工心理援助热线(0371-66660520),开展心理科普宣讲133期、发布短视频音频642条、大篷车下基层服务等,共计覆盖750万人次,初步实现服务“广覆盖”。

随着职工需求从“基础咨询”转向“精准干预”,对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支“会宣传、会识别、会报告、会疏导”的队伍,才能真正解决职工“急难愁心”问题。2025年“惠至心灵”专案将“队伍建设”列为核心一环,计划全年培训600名心理专员、6000名关爱员,本次技能提升培训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先手棋”。

二、提升实效,“理论+实操”双轨赋能,破解“服务最后一公里”

与传统理论授课不同,本次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心理实用技能+沙盘治疗实操”两大核心模块,通过“案例拆解-场景模拟-专家点评”闭环教学,让学员“学完就能用”。

课程设置上,紧扣职工需求的“工具箱”,聚焦基层工会最常遇到的三大场景,即职工情绪疏导、心理问题识别、危机干预,实现教学“精准滴灌”。实操教学中,沙盘治疗“解锁”非语言沟通密码,用沙具模拟“职工因岗位调整产生焦虑”的场景,并互相分析“沙盘语言”背后的心理需求。培训模式,线下集中+线上直播,扩大覆盖“无死角”,考虑到基层工会人员分散、时间紧张的实际,本次培训采用“线下集中+线上直播”双轨模式:5月每周五(共6期)在职工文体中心开展线下培训,同步通过“惠惠心理话”微信公众号直播,方便未能到场的基层人员“随时学、补漏学”。市总工会还建立了“培训学员交流群”,邀请讲师在线答疑,确保学习效果延续到课后。

三、专案延伸,多维度织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网”

除了队伍升级,2025年“惠至心灵”专案还同步推进三大举措,全方位提升服务实效。阵地建设上,10-12月对全市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开展复核验收,通过区县中心“互观互学”活动取长补短,对达标阵地给予专项补贴,确保“1+16+N”体系高效运转。专项服务上,将开展1万名职工及子女心理健康专项筛查,还将在全市抽样1万名职工开展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专项课题研究。品牌擦亮上,举办首届心理短视频大赛,征集作品,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理念,推动经验复制推广。随着专案落地,预计今年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覆盖将超1000万人次,心理专员持证率提升约30%。

“职工的‘心’安,就是工会的‘责任’。”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筛查-干预-跟踪”全链条服务,让“惠至心灵”真正成为职工的“心灵港湾”,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心动力”。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