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黑龙江工会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中心和对俄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持续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工会组织的友好交往,强化在俄务工人员维权服务,深化开展中俄职工技术交流与疗休养合作,推动了两国工会友好交流,促进了两国职工民心相通。
二、针对问题
▲工会交流机制不畅通:两国市(县)级工会对话层级低、统筹不足,缺乏系统性协作平台。
▲在俄务工人员维权力度不足:跨境法律政策差异大、沟通协调困难,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障碍。
▲职工技能竞赛及疗休养活动受阻: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两地职工技术交流与人文互动停滞。
三、主要做法
(一)主动拓展对俄地方工会沟通维度,突破传统市(县)工会对话单一渠道。
▲2024年,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工会签订为期三年的隔年互访协议,建立起黑龙江省级工会与俄地方工会组织在人文交流、职工维权服务等方面的协作机制。
▲2024年11月,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工会联合会召开远程视频会议,就双方关心关切的问题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共识。
▲2025年5月,成功接待俄罗斯独立工会联合会代表团访问黑龙江,进一步推动了中俄地方工会的交流合作。
(二)巩固最北边境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成效,打破跨境维权协作障碍。
▲黑龙江省总工会建立“龙工护盾”联盟,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建立“黑龙江省职工法律服务俄远东工作站”。
▲黑河市总工会建立“职工维权服务阿穆尔州总站”和“职工维权服务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分站”。
▲佳木斯市、抚远市总工会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工会联合会建立定期会面机制。
▲鸡西市总工会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总工会就共同建立职工维权联动机制及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
▲牡丹江市总工会依托黑龙江省总工会“龙工护盾”联盟,在绥芬河、东宁、穆棱3个边境县市建立涉外职工维权服务站。
(三)开展中俄职工技术交流与疗休养合作,促进中俄职工民心相通。
▲2024年在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办品味两岸•中俄美食品鉴会暨西餐职业技能大赛,为中俄两地西餐行业职工搭建竞技交流平台。
▲举办国际2025寒区汽车测试职工技能大赛,为中外选手搭建了切磋技艺的平台,推动了国际技术合作。
▲打造“冬冰雪、夏避暑、春赏花、秋观叶”四季疗休养品牌,开设学习制作中国结、麦秸画等民族工艺课程。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举办2025年中俄元旦跨年联欢晚会,2024年以来,接待俄罗斯疗休养人员5097人次。
四、经验启示
▲强化省级工会统筹主导: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地方特色实践,有利于突破传统单一模式,推动对俄远东地区工会组织交流从表层化交往向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合作的转型升级。
▲以维权服务彰显中国担当:为跨境务工人员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创造更加公平、有尊严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在跨境协作中彰显中国担当,展现中国工会促进公平发展的积极形象。
▲通过常态化互动深化互信:通过高层对话、技能赛事、疗休养项目等载体,将国家政策转化为民间情感认同,能够有效助力“睦邻友好”落地生根。
版权所有:中华全国总工会
 郑州工会微信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