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会背景与目标
这两天,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如火如荼地举行,上海有79名代表受邀参会。身处大会现场,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深感鼓舞,她用四个词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满怀信心、务实奋进。”
工会大会激发了全国特别是上海工人阶级的奋斗热情,增强了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上海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更是1200万产业工人奋力拼搏的沃土。 上海总工会致力于激励产业工人参与制造业创新,推动其队伍建设与国家目标相契合。上海市总工会立志将中国工会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助力上海工人阶级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作出新贡献。
02
上海产业工人的成就与创新
◇ 成果与工匠精神
让一线产业工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激励年轻人投身于先进制造业,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一直是上海市总工会的执着追求。过去五年里,上海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不仅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推动了职工的创新创造热情。 通过工匠培育计划,提升工匠精神,促进产业工人整体地位的提升。
此次赴京参会的上海代表中,就有一位来自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九分厂的装配工——大国工匠王曙群。他不仅为数百位学员带来了开学第一课——《我们的航天梦》,更与团队共同完成了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三号,再到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的多个重大航天任务。
◇ 推动创新的措施
为了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产业工人队伍,上海市总工会在过去五年里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牵头制定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五年行动方案,并与改革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合作,开展了包括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公共服务等在内的七大重点行动。 工会通过教育合作、项目开发等方式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上海市总工会在过去五年里选树了众多上海工匠和区域、行业工匠,并通过线上培训等方式,为全国职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上海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他们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不断迈进。
◇ 社会认可与技能提升
通过一系列竞赛的磨炼,上海建工集团在实践中涌现出大量高技能人才,他们成功突破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校企合作与竞赛机制为产业工人提供成就展示平台,促进技能提升与社会尊重。以上海建工为例,该公司围绕数字化赋能,在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建造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竞赛活动,这些竞赛不仅促进了职工的技能提升,也有效推动了工地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03
工会组织的改革与关爱实践
◇ 企业内外的改革
此外,上海市总工会还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了劳模学院和工匠学院,为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外企工会的建立为外资经济提供了组织基础,增强了职工技能提升渠道。鉴于上海外资经济的特点,市总工会成立了外企工会联合会,探索出富有上海特色的外企建会机制。
◇ 竞赛与表彰
据统计,过去五年里,上海市各级工会共开展了1700余项重点竞赛活动,吸引了1382万人次的踊跃参与。 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了职工的技能提升与企业的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和激励机制。上海工会推荐的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个项目获全国职工创新成果奖,13个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上海产业工人在技能竞赛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 职工关怀与保障
在关心关爱方面,上海各级工会也做出了不懈努力。 工会通过各种措施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提高其在岗位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通过工匠选树和技能提升项目的推动,一线劳动者在职务晋升之外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新通道和新目标。同时,工会组织的各种关心关爱举措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在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
04
未来展望
“未来,上海市总工会将紧密围绕上海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致力于培养技能更加精湛、创新动力更足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黄红展望道。 上海总工会将继续推动科技自立与产业现代化,同时关注职工多元化需求,开创新局面。同时,我们将更加关注职工的多元化、高品质需求,不断完善维权服务机制,以更好地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我们还将遵循上海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不断强化工会组织体系的建设,拓展工会工作的整体布局,力求在新时代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共同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工会2025-6-15
 郑州工会微信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