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链条职工婚恋服务体系构建“寻缘—安家—立业”闭环

政策研究室 2025-07-15

职工婚恋服务是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生活、提升职工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对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近年来,张家口市总工会将其列为“职工幸福工程”的重要任务,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构建“寻缘—安家—立业”闭环,为单身职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婚恋支持,成效显著。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累计开展各类相亲交友活动100余场,组织2万余名单身职工寻觅良缘,“工会红娘”品牌成为助力青年职工脱单的重要方式。

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开启婚恋服务新模式

市总工会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探索符合新时代青年职工特点的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和形式创新,提升婚恋服务吸引力和实效性。

2023年,市总工会调研发现,传统相亲活动难以吸引年轻人,于是依托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建立单身职工信息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婚恋交友活动。线上推出“张家口工会红娘”小程序,深入挖掘单身青年多维度信息助其寻觅伴侣;线下组建“公益红娘+心理咨询师”团队,推出“单位会员制”VIP服务,全程陪伴,严格审核身份信息。目前线上微信社群日均互动超5000条,线下“张家口市总工会千人相亲大会”参与职工3000多人,现场成功牵手30多对。同时,全市各县区总工会、直属基层工会、产业工会累计开展各类相亲交友活动100余场,组织2万余名单身职工在山水间寻觅良缘,活动匹配成功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5%。

为打破传统相亲局限,市总工会创新“微郊游+”相亲模式,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发展,相继开展“向幸福出发”涿鹿桑干专场、“情缘古风会”万全右卫专场、“冰雪之恋”冬奥之城专场等3场“千人相亲大会”,将活动延伸至桑干河畔、古城右卫、冬奥雪场等多地,推动“婚恋+文旅”产业联动,不断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影响力。

二、以全链条服务为支撑,构建婚恋服务生态

市总工会关注单身职工寻缘过程,更注重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从婚前相识相知到婚后安家立业,全方位支持职工。

一是婚前服务方面,为确保相亲服务规范可信,提升专业性,市总工会组建“公益红娘+心理咨询师”团队,提供全程陪伴服务,严格审核身份信息,推出“单位会员制”VIP服务。同时建立单身职工信息库,目前实名制单身职工数据库已收录超万名会员,为精准匹配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婚后服务方面,今年市总工会计划与多部门联合成立“幸福产业联盟”,整合婚恋服务、技能培训、消费资源,构建“寻缘—安家—立业”闭环。三是安家立业方面,市总工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住房保障等支持。仅2025年,市总工会计划投入资金130万元,指导全市各级工会围绕青年职工感兴趣的电商直播、计算机操作员、中式面点师等8个行业开展20余场技能培训,帮助青年职工婚后安家立业,为职工提供丰富体验和更多发展空间。

三、以多方合作为保障,凝聚婚恋服务合力

构建全链条职工婚恋服务体系,离不开多方合作与支持。市总工会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合力,推动婚恋服务深入开展。市总工会整合各方资源,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婚恋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探索将婚恋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推动“婚恋+文旅”“婚恋+冰雪”等产业联动。利用张家口特色文旅资源举办婚恋活动,为单身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带动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实现婚恋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提升婚恋服务满意度

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优化婚恋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服务满意度。

开展婚恋服务前,市总工会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单身职工需求和期望。发现青年职工社交半径小、业余时间少,传统相亲活动难以满足需求,于是创新“微郊游+”相亲模式,将相亲与户外运动、文化旅游结合,满足青年职工对浪漫、轻松交友环境的需求。在婚恋服务过程中,市总工会注重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收集职工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还根据职工反馈增加冰雪运动教学、团队拓展等环节,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

五、以时代发展为指引,探索婚恋服务未来方向

职工婚恋服务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张家口市总工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婚恋服务的未来方向,为单身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数据治理,完善单身职工信息库,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精准匹配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市总工会还将深化生态合作,构建“幸福产业联盟”,整合婚恋服务、技能培训、消费资源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单身职工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张家口市总工会2025-6-11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