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城区总工会聚焦“就业难、技能弱、销路窄”难点,创新构建“引才下乡—育才强技—产销联动”全链条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引、育、销”三链融合模式,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注入了持久动能。
一、引才下乡,广筑多元就业平台
创新引才机制赋能乡村振兴,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人才流通体系。搭建“云端人才集市”,线上发布就业岗位信息2000余个,通过大数据匹配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智能对接。举办“乡村振兴乡镇巡回招聘会”10场,同步开展职业技能实训和劳模工匠技术帮扶,挖掘3500余个适配乡村需求的特色岗位,促成1380人达成就业意向。
注重发挥工会在组织、资源、群众等方面的优势,联合涉农龙头企业,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电商运营等特色岗位,专设了农民工招聘绿色通道、妈妈岗灵活就业专区等,以精细服务精准响应不同群体就业需求,推动人才、技术、资源在城乡间形成多向互通的良性循环,有效破解乡村就业结构性矛盾。
二、育才赋能,创新多维培训模式
构建“产教融合”型技能培训体系,推动“工、企、校”三位一体联动,形成了“产业需求定向、企业实训支撑、院校课程赋能”培养机制。依托滨州市红色工匠学院,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化传承三大特色培训矩阵,累计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1500余人。
深化“非遗技艺+”就业促进工程,传承人驻点教学和工友创业园结对帮扶相结合,实施“理论授课+现场实操+产品研发”三维教学,带动1500余人掌握“技能包”。将传统美食制作、柳编、剪纸、布老虎制作等12项传统技艺转化为就业资源, 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技能提升在村口、就业创收在家门”。
三、产销协同,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打造以“需求精准响应、服务链条延伸、经济生态共建”为内核的惠民工程,构建起职工家门口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生态圈和工会服务新场景。
线上搭建“直播带货+社群促销”联动体系,建立起400多人的核心消费社群,将10家工友创业园的优质产品纳入工会采购体系,通过团购预约和后续优惠,形成“需求收集—服务供给—消费反馈”闭环生态。
线下在滨州渤海国际商圈打造“工会一条街”,筛选优质商家、提供多重优惠、激发消费活力,提振商圈经济。将工创优品、政策咨询、权益维护、普法宣传、生活服务等集成于流动“工会大集”,推动工会服务由单一供给向多元共建升级,已先后举办“工会大集”展销会进社区、进厂区、进园区等18场,实现产品直销金额1040万元。
滨城区总工会2025-6-4
 郑州工会微信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